简单平面 / 孔系加工:基础三轴加工中心即可;
复杂曲面 / 异形结构(如模具分型面、曲面型腔):需确保数控系统支持 3D 曲面插补,且主轴具备高速切削能力;
4. 生产模式
单件小批量:优先选灵活性高、操作简便的机型,无需复杂自动化配置;
大批量 / 流水线生产:需搭配自动上下料系统(如吸盘式机械臂、料仓)、工件自动测量装置,实现无人化值守。
木模加工的特殊性(质软易颤、粉尘大、切削阻力小)决定了设备配置需区别于金属加工中心,重点关注以下 5 大核心模块:
木模加工虽切削力不大,但高速切削时的 “振动” 会导致表面粗糙、尺寸偏差,因此结构刚性是关键:
主轴是木模加工的 “动力核心”,需匹配木材的高速切削特性:
主轴转速:木材切削需高转速(减少崩边),建议选择12000-24000rpm的高速主轴(金属加工主轴转速通常较低,不适用);
主轴功率:根据材料硬度选择,松木 / 泡沫可选 3.7-7.5kW,密度板 / 硬木需选 11-15kW,确保切削时不 “闷刀”;
主轴类型:优先选电主轴(转速稳定、噪音低、响应快),避免皮带传动主轴(高速时易打滑、振动大)。
进给系统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和速度,需关注:
驱动方式:选伺服电机 + 滚珠丝杠驱动(精度高、响应快),避免步进电机(低速易丢步);
快速进给速度:建议≥30m/min,部分高端机型可达 60m/min,缩短空行程时间;
导轨类型:选线性导轨(摩擦小、速度快),优于硬轨(适合重切削,不适合高速)。
木模加工会产生大量粉尘(尤其是密度板、刨花板),若吸尘不畅,不仅影响表面质量,还会磨损主轴、导轨等精密部件:
木模加工常用刀具为立铣刀、球头刀、镂铣刀等,刀库配置需匹配工序复杂度:
数控系统决定设备的编程便利性、功能扩展性,需根据操作难度和加工需求选择:
关键功能:需确认系统支持 “断点续雕”(避免断电后重加工)、“刀具半径补偿”(修正刀具磨损误差)等实用功能。
木模加工中心的使用频率高、粉尘环境恶劣,设备故障率相对较高,*与售后至关重要:
*选择:
国产:台群、鼎泰、星辉(性价比高,适合中小批量生产);
台湾:协鸿、亚崴(精度与稳定性优于国产,适合中高端需求);
进口:德国德玛吉、日本牧野(高精度,但价格昂贵,适合精密木模或军工领域);
售后服务:重点考察 3 点:
安装调试:是否提供上门安装、精度校准;
培训:是否提供操作、编程、保养培训;
配件与维修:是否有就近的售后点,主轴、导轨等易损件的供应周期(建议≤7 天)。
木模加工中心的价格跨度大(国产小型三轴约 10-20 万,进口龙门式可达百万以上),需在 “满足需求” 的前提下控制成本: